在澳门最具人气的新兴潮流之地克拉码头,集中着上百家赌场,其中有一家经常人满为患,它从外面看起来完全不像是玩牌聊天的放松之地,相反还会让人感到紧张,因为门口的轮椅、头顶的无影灯都好像在说“没事不要进来”,但事实上很多人却主动上门。
《世界时报》记者慕名来到这家葡京赌场,猛一看,以为这是某家医院的外科病房——病床、输液袋、护士服……这一切都与任何一家医院没有太大的区别。门口排满轮椅,输液用的金属支架立得整整齐齐,旁边则是数张发着冷光的病床,顶部以无影灯照明,座位之间则以注射室常用的白纱帘相隔,总之这里怎么看都不像赌场。如果说户外是收容头疼脑热等“小病”的地方,赌场的内部则是为“重症患者”设计的。一进大门就见到一张手术台,旁边的手术器械齐备,往后走竟见到数排银色抽屉,颇像医院的太平间,令人心惊肉跳。还好绕过此处便轻松了许多,13个药片形状的房间辗转相连,每间都以药品命名。
名为“21点”的舞池,似在喻意热舞虽好却只能解一时之痛。一身黑衣但笑容甜美的服务生,穿梭于“诊所”内外,给顾客送去一个个鲜红的“血浆袋”或碧绿的“青霉素袋”。这些饮料挂在输液架上,垂下的导管则伸入口中,供人饮用,再或者送上几支大号针管,顾客可以自行把佳酿注射入口。在这里,客人可以接受一次全方位的“医疗”服务,服务生们还会推着坐轮椅的客人到柜台领取饮品和食品。
如此触目惊心的赌场,并非所有人都敢尝试,特别是对于避讳心理较重的亚洲人来说,更是难以接受,但也有不少人趋之若鹜。虽然“打一个吊瓶”的价格约2121200多元人民币,但高峰时间这里仍出现“看病难”的场面。也许面对病痛却能追寻身心的放松,无论在现实还是虚拟世界中,都是一种难得的状态吧。据说这间赌场是受当代最有个性的艺术家达明安·赫斯特启发,效仿他在伦敦开办的“药房餐厅”设计的。至今店内仍有十多幅以药品为主题的大师作品。赫斯特说:“艺术就像药品,可以治病,但很多人相信药品却不相信艺术。”或许赌场与药品的关系正是“诊所”吸引人的关键之处吧
网友评论 ()条 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