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全没有料到的是,春节出行同样遇上了堵车之苦。大年初二从抚仙湖返回昆明,初三从昆明经过楚雄去洱海,以及从云南经曲靖、贵阳返回重庆途中,多次惨遭长时间堵车,回来后面对手机中的照片,发现好端端的一个春节,竟然很大比例的时间都被浪费在了路途的堵车上面。堵就堵吧,谁都知道堵车,好歹也算是一个地方经济正在发展的表象;然而也就是在这被堵着的路上,竟也琢磨出来一点话题。
这话题的关键,就是堵车路上的车牌。人被堵在高速路上,四顾之下唯一打望能及的,就是前后左右同样被堵着的大摊子车牌。如果非要排个顺序,在云南几个风景名胜区,看到最多的车牌还是云南本地的;然后紧跟其后的,就是重庆的“渝A渝B”,以及四川的“川A川B”直到“川G”,再后面才是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湖南等地。客观地说,上海、北京等稍远地区的车牌很少见,一来估计是路程太远,并没有多少远方的游客愿意自驾车去云南;二来呢,如果计划得当、比如用好了携程等网络预订,开车有时反而没有坐飞机划算,所以也不排除不少外地人是到了云南,然后租赁了当地牌照的车辆,混迹于堵车队伍当中。
看到这些车牌的第一个反应,是重庆来云南的人,真不少,而且是开着车来;第二个反应就是,既然能够开车来,重庆人的自驾旅游需求,也就真不小。谁都知道大理、洱海、丽江等几条线路,每到节假日都是挤得人堆人的,但还是有这么多的重庆人过来。重庆距离云南接近1000公里,尚且有这么多人跑过来;到更为临近的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陕西去的重庆游客又有多少?就不难猜测和估计了。
这么多重庆人,千里迢迢跑到云南过春节旅游,究竟值不值?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。智者见智仁者见仁,本人提出这么几点个人的看法:旅游的本意是观赏美景,不用说,云南大理的“风花雪月”,以及昆明的红嘴鸥等,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但是不得不说的是,去了云南跑回重庆一看,除了红嘴鸥,其他的东西似乎重庆自己就有——小南海,南天湖,大风堡,金佛山,静观,仙女山等,好几个“风花雪月”都有了。
再说旅游的另一要素,美食。正宗的过桥米线的确是要在云南才能吃得;然而有个要命的问题却是,无论是昆明,还是洱海、大理乃至曲靖,每个地方都是大碗小碗的“米线”或“米粉”或“饵丝”,用不了三两天,重庆人估计就开始想念家乡的火锅了;尽管正宗重庆火锅的唯一主题就是麻辣,但是菜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,绝非一两种米线可比。
最后说说旅游商品吧,这应该是很多人在旅游返家之后后悔、然而权当聊以自慰的最后“法宝”了。这次大理之行,带回最多的是下关沱茶;其余的商品,无论是洱海双廊古镇上,还是大理古城里,满街摆放的东西竟然都让人眼熟——同行的人就说,这些东西和磁器口摊子上的,完全就是一个来路。
无论是吃的,住的,还是看的、买的,既然都是这样,那么问题就来了:这么多的重庆人,为啥就是愿意千里迢迢、冒着堵车之苦,去云南旅游受罪呢?
“远香近臭”,距离产生了美;或者,“不去遗憾一辈子,去了一辈子遗憾”,这些认知怪圈从理论上说当然都有可能。更为明白的两个事实却是,走了云南反视重庆的旅游,说不定真还有两个方面缺乏淡定的理智:
一个是重庆的旅游消费者来说,真还有可能没有充分地发现本地旅游之美。熟悉的地方无风景,结婚久了爱人之间的牵手就像左收拉右手,生性率直的重庆人,也许真就缺乏静下心来,仔细端详、或是换个角度打量身边美景的耐心。“春节走哪里了?”“云南”“青海”“海南”……“旅游就是要出门去远方”的片面理解,或也助长了刚刚小富即安起来的重庆人,关于如何度假和旅游的认知虚荣。
另一方面,重庆的旅游市场,或在挖掘市内消费潜力方面,还有一定的判断和把握空间有待充实。说起“旅游”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“挣外来游客的钱”,而没有多少人真正将周边区县来的客人,也认同为“游客”。旅游产业的枪口“一致对外”,这就导致拉动旅游内需盲区的形成,“城外的想进去,城里的想出来”,“外地人说好,本地人不感冒”,或已成为不仅是重庆旅游产业的某种“软肋”。
推荐:
网友评论 ()条 查看